首页>>新闻>>新闻报道

黑龙江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日期:2014-05-23 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作者:何山、马迪 点击率:149

  【解说】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里,三只刚刚出生不满一个月的东北虎宝宝正依偎在妈妈的怀里,肆意地吸吮着乳汁。这也是世界最大东北虎人工繁育饲养基地东北虎林园2014年迎来的首批虎宝宝。预计今年,将有100只东北虎宝宝加入东北虎人工繁育种群。

  东北虎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寒冷地带,国际野生动物基金会将其列为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一。目前全球野生东北虎数量不到500只,在中国境内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共有20只左右。

  1986年,黑龙江省建立了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繁育饲养基地,建立之初仅有8只种虎。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该基地东北虎数量已突破1000只。人工繁育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东北虎种群的繁衍。

  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总工程师刘丹告诉记者,目前东北虎的繁育饲养工作正在逐步“去人工化”,例如有能力独自喂养幼虎的成年母虎,都会尝试着让虎妈妈自己带宝宝,这对于提高东北虎的免疫力,增强其野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期】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总工程师 刘丹

  这个母虎自己哺乳带养的幼仔,肯定要比人工照顾得更细致、更健康。对于幼仔来讲,还是跟随母亲这种生活,从小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就是人工喂养以后,(幼仔)容易感染上疾病,体质上要弱一些。母虎完全自己带养,它(幼仔)的独立性和个性要强一些。

  【解说】每年的五六月是东北虎的繁殖高峰期。目前已有团体和个人与虎林园取得联系,希望预定认养今年新生的虎仔,为保护东北虎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记者了解到,通常情况下,幼虎出生3个月后就可以与公众见面,园区内每年新出生的仔虎都会被成功认养,认养者随时都可以看望认养的东北虎。

  【同期】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总工程师 刘丹

  有的比如说可以终身认养,比如小虎从出生到它自然死亡,每年的饲料费用都可以资助它,就叫终身认养。那么还有短期的,比如一年、两年来资助的,有的是阶段性的。认养实际上也没有更严格的要求,完全是一种公益性的自愿行为。

  【解说】据介绍,从建园至今,来自世界各地的公益团体、企业、爱心人士等累计10余万人次认养东北虎。

  在东北虎被人们关注的同时,距离东北虎林园300公里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种同样受到国人喜爱的动物也在尝试着重返自然。这种体态修长、鸣声高亢的鸟类就是丹顶鹤。目前全球大概有野生丹顶鹤2000只左右,而中国的野生丹顶鹤已不到1000只。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30多年来,已累计成功繁育丹顶鹤800多只,野化放归丹顶鹤200多只。

  小鹤出生前,需要在人工孵化机里经过30多天的孵化。与身材高挑、白羽黑尾、长颈红冠的成鸟相比,丹顶鹤的幼鸟虽与美丽无缘,却也不失可爱。唐代诗人崔颢诗中所云“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有人认为诗句中的“黄鹤”就是丹顶鹤的幼鸟。

  【同期】扎龙自然保护区繁育组饲养员 夏燕辉

  你看这些小宝宝现在才四五天,我跟它们在一起,天天我就相当于它们妈妈似的,它们吃喝拉撒睡全归我管。如果哪儿不舒服了,我必须得及时发现,然后进行给药,让兽医给它治疗。一直到它一岁,满一周岁。从它妈妈下出来的蛋,一直到来年的四五月份,它一周岁了,我就给它送到后面进行野化训练。

  【解说】扎龙自然保护区自2002年开始为人工繁育的丹顶鹤开展环志和谱系管理,来保证丹顶鹤种群的血缘纯正,避免因近亲繁殖而导致种群的衰退。

  2013年,国际环保人士在韩国铁原地区发现了一只带有中国环志标志的野生丹顶鹤,其彩环在丹顶鹤左上腿,颜色为红色,上有白色字母和数字“L002”。经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核实,证明此鹤为扎龙自然保护区于2011年12月23日环志为保护区繁殖并野化的丹顶鹤。这说明扎龙保护区内繁殖的丹顶鹤已能在朝鲜半岛越冬,同时也证明了长期以来人类保护丹顶鹤种群的探索是有成效的。

  看完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我们再来看看水里游的。在祖国的最东端黑龙江省抚远县,有“水中活化石”之称的鲟鳇鱼也已经开始规模化养殖。鲟鳇鱼是史氏鲟和达氏鳇两种鱼类的总称,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曾与恐龙在地球上共同生活。抚远县是国家级史氏鲟、达氏鳇原种鱼保护区,是全国唯一的史氏鲟、达氏鳇原种鱼基地。目前,黑龙江中的野生鲟鳇鱼已经濒临灭绝,人工繁育是维持鲟鳇鱼物种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好事多磨,2013年黑龙江流域发生百年一遇的洪水,给这个基地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除少数珍贵种鱼存活外,绝大多数8年以下的成鱼死于水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亿多元,而生态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同期】大力加湖产业基地负责人 郭业渊

  这个就是我们鲟鳇鱼养殖在江里的网箱。现在你看到这个场面,这个网箱是从下游5公里以外,用洪水给它冲到这儿来的。我们整个大力加湖养殖的网箱,养殖鲟鳇鱼的,4000口。想想,每口网箱平均都是700斤吧。现在这算是遗留的了,有的可能都沉到江底下了。十年的心血可能就是付诸东流了,一点没剩下,我们的基地厂房啥的都毁了。

  【解说】专家介绍,如果要恢复到洪水前人工养殖的规模和水平,至少需要10到15年时间。虽然遇到挫折,需要从头再来,但为了保证这一黑龙江流域的特有物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动物共同的家园。

  新华社记者何山马迪哈尔滨报道。(完) (编辑:李国红)